10月24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男科学术会议上,哈工大深圳校区医工学院陈华英教授团队联合深圳中山妇产医院宋明哲主任团队、珠海大略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其最新成果——SpermSeek稀有精子识别与提取系统,为无精子症患者带来生育希望。SpermSeek的出现,是“AI+生命健康”交叉领域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生动实践。

团队核心成员参会合影(由左往右分别是陈培林、陈华英、宋明哲、肖炜强)。由受访者供图
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中最具挑战性的病症之一,在我国影响人群达数百万。传统检测方法因存在抽样误差和人工漏检风险,导致大量患者被诊断为“完全无精”,错失生育机会。
深圳中山妇产医院男科中心宋明哲主任指出:“临床上,许多无精子症患者其实仍有少量精子存在,只是传统方法难以检测。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将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
五年前,肖炜强医生与陈培林研究员在交流中萌生合作构想:将微流控技术与无精子症诊疗结合,促进辅助生殖领域发展。
在宋明哲主任推动下,陈培林研究员与肖炜强医生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华英团队、珠海大略科技有限公司,历时五年,创新改良单细胞打印技术,成功研发出国际首批、国内首套Al+微流控稀有精子识别与提取系统——SpermSeek。
据介绍,SpermSeek为国际首批、国内首套AI+微流控稀有精子识别与提取系统。该系统基于陈华英教授团队原创研究成果,由大略科技主导完成工程化研发与产业化落地,融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与微流控单细胞分选打印技术,可在无精子症患者样本中快速、自动地筛查并提取功能性精子,实现“从发现到提取”的全流程自动化。

SpermSeek系统创新性地将微流控芯片技术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算法深度整合,通过独特的流道设计和细胞操控技术,实现了对全样本的高速、自动化分析。该系统搭载的专用AI识别模型经过数十万张精子图像训练,能够在高速流动的微环境中实时识别形态各异的稀有精子,并基于改良的单细胞打印技术完成精子的精准定位与无损提取,有效解决了"在十个足球场中寻找一根针"的诊疗难题。
临床验证数据显示,在传统方法诊断为"零检出"的无精子症样本中,SpermSeek系统成功从超过60%的样本中识别出精子,且提取后的精子在活动力、DNA完整性等关键指标上均表现良好,为后续辅助生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来源。
该项目已获得深圳市医学科学院专项资助,目前正积极推进国家医疗器械注册与多中心临床试验。

深圳中山妇产医院作为深圳市最早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年诊疗周期超过6000例。医院重点发展的男科中心在无精子症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完成了国内首例显微取精术,还率先在华南地区引进并应用"拉条法"微量精子检测技术,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无精子症诊疗体系,为男性不育诊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明哲主任作为《无精子症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执笔人,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前瞻性视野为SpermSeek系统的研发从临床医学实践角度提供了关键指导。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深圳中山妇产医院男科中心在科研转化与临床应用中再次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将继续引领男性不育诊疗技术的发展,为更多家庭传递生育希望。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届亚洲生殖免疫学大会(ACRI 2025)近日在深圳圆满落幕。本次盛会由亚洲生殖免疫学会(AARI)主办,深圳中山妇产医院与深圳市医学会共同承办,汇聚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余位生殖免疫学专家,共同绘制了亚洲生殖免疫学发展的新蓝图。 作为本次大会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