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柔软、光滑的赘生物,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它们通常附着于子宫壁,少数情况下可能脱垂至宫颈口或阴道。
子宫内膜息肉常见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环境的炎症或激素的长期刺激所致。
常伴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长期应用雌激素等;另外,肥胖的姐妹更容易患子宫内膜息肉。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
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如长期服用雌激素类的保健品,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风险。
炎症反应
妇科炎症的持续刺激,可能引发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此外,宫腔内异物,如宫内节育环,可能会对子宫内膜产生机械性刺激或感染,促使息肉的形成。
其他因素
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
准备试管婴儿助孕,超声提示有子宫内膜息肉,一定需要手术吗?
需要医生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治疗目的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推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作为优先治疗措施。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主要适用于绝经前有症状、合并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前、有恶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0cm、复发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
绝经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时,注意保护周围子宫内膜,否则会造成宫腔粘连,对子宫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语: 深圳中山妇产医院团队历时多年研究,建立一个完全不接触胚胎本体的非侵入性多蛋白联合临床决策模型,为形态学评分相同的胚胎提供新的、客观的评估方法。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生殖医学领域期刊《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 01背景与意义